在找到合适的钓点选好要作钓的钓位后,主要有四个步骤(以固定式半固定的钓法为例),第一:钓组搭配组装。第二:调配重找底。第三:抛投控线。第四:看漂与抽竿时机,中鱼后起鱼。
第一
钓组的搭配,如果是去熟悉的钓点,竿的号数,主线、子线的粗细一般可以提前准备好。
比如如果目标鱼主要是鲷科鱼,竿的号数1.5到2号左右,鱼排或者船钓,竿的长度2米7到3米6都可以,如果是岩礁矶钓,则需要5米4的竿。主线用到2.5到4号之间,子线1.5到2.0之间都是可以的,再根据水深和流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漂(阿波)和配重,4米左右用到吃铅3.75克的漂,15米左右用到7克多吃铅的漂。
第二
调配重与找底,根据水流大小和水深,确定合适的配重,比如我们钓位水深大概5米多,可以选择吃铅5克左右的立漂,配重可以用1号的转环铅(重3.73克)再加上微调铅皮(台钓用的微调铅皮)或者夹铅。先在主线大概水深位置系好棉线结后,再依次穿上半圆挡豆、漂座(挂上浮漂)、卡拉棒,下面系上转环铅或者通心铅,卡拉棒距离配重铅最好超过一浮漂长度的距离,以免抛投时容易浮漂与子线容易缠绕。
配重如果是转环铅,直接系上子线和钩子,子线长度不超过竿身长度的三分之一,不然不方便抛投。例如排钓、船钓子线长度1米左右比较合适,岸礁矶钓子线可以用到2、3米长。确定配重后要调好浮漂的状态。这个跟台钓里的调4钓2是一样的原理。
挂上鱼饵后,如果漂尾平水,这时的灵敏度是最好的。但是海钓一般有风浪,可以根据情况漂尾露出几目,如果无风浪,视力比较好的钓友,可以在挂饵状态下,漂尾露出1到2目即可,有风浪时可以增加到4、5目。
一般来说,如果是钓面饵或者是虾肉(面饵挂1至3号千又钩全部包住,大概重量0.7到1.5克之间,根据个人喜好,虾肉略轻),由于饵的本身就有一定的重量,空钩时要调到所有漂尾露出较好,如果是南极虾或者是青虫,则可以空钩再调吃水几目。 这时再挂上饵,查看露出的漂目,如果漂目露出太多,可以增加铅皮,如果漂目全部没入水中或者风浪较大,则可以适量剪微调铅皮。
漂的状态调好后,再挂上试水铅找底,找好底后,漂尾露出的目数跟要钓的目数一致,在作钓的过程中,由于潮水时刻在变化,流不太大的地方最起码半小时要测一下水深并及时调整,流大的地方每15分钟要测试并调整水深一次。
鱼排和船钓水底地形平坦的地方,最少要试标点(预计中鱼的地方)及其周边1到3米范围的水深,预估海底地形。岩礁矶钓时,要以标点为中心,找标点四个方向各1至3米范围内的水深。确定标点后,开始在流头位置打几勺窝料,观察窝料下沉的速度和方向。窝料抛投离中鱼标点的距离不小于抛投钓组后,浮漂立起需要的水平距离(因为铅坠比重大,下沉比窝料快)。
第三
抛投与控线,钓棚确定好后,挂上鱼饵从流头(流水流过来的方向)抛去,同时配合放线,待漂立起来后,由于鱼饵比坠子轻,根据子线的长度,大概过几秒后,浮漂会再下沉几目。这个时候要留意漂相,有时鱼会在子线继续下沉的过程中截口。如果浮漂没有如预期继续下沉几目,而是保持原来位置,则有可能是小鱼太多,子线继续下沉过程中已经盗饵吃完。
由于海底的地形并不是平坦的,鱼饵和钓组在顺流漂行的过程中,可能鱼饵会被障碍物挡住,在漂相上的表现就是浮漂慢慢沉入水底,这时可以先静等三四秒钟,如果障碍物不大,在浮漂继续往前行进一段时间后,可能会带动鱼饵出来,这时漂就会浮出水面,如果几秒后,浮漂还是没有浮出来,则证明障碍物比较大,或者卡得比较死,这是将矶竿往流头的方向收紧虚线并轻轻提拉钓竿,感受到钓组的重量后拉出20、30公分等一小段距离,停留1、2秒后再放开线杯,这时浮漂会浮出来并继续前行。这就是控线的过程。当钓饵漂浮到流尾一段距离或者快要看不到浮漂时,可以收回重新抛投。
第四
漂相与抽竿的时机,如果浮漂不是缓缓下沉,而是有一个明显的顿口,则这时要赶紧收紧虚线关上线杯,这时要根据所用的鱼饵调整抽竿的时间,如果是挂的面饵,一般3到10秒左右即可抽竿,如果是活虾则最好等浮漂下沉定住后继续下沉的时候再抽竿。如果是挂整条青虫,一般要黑漂后等待至少20秒左右才可抽竿。中鱼起鱼后,赶紧补几勺窝料,避免鱼乱窜导致炸窝。抄鱼时,先将鱼溜翻白没力气后,看准方向从鱼头方向抄鱼。摘钩时可用毛巾包住,如吞钩可用摘钩器或者止血钳摘钩。
矶钓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调漂找底,而且由于海水有涨落潮,流水不断变化,所以需要亚马逊钓鱼论坛不断的调整钓组,保证钓饵在需要垂钓的钓棚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新手钓友跟老钓友一起钓,甚至挨着钓时,就是不中鱼的原因。矶钓过程中主线、子线的粗细、鱼竿的软硬钩的大小浮漂的大小等等因素都不如这个关键,鱼饵一定要送到鱼所在的水层才是最基本最关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