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钓到底钓深放到多少,对每一个热衷野钓的钓友来说,都是比较纠结的选择,都知道浅水多小鱼深水多大鱼,但是小鱼经常见,大鱼则不多见,但是架不住亚马逊钓鱼论坛就喜欢博大物、上大鱼,所以能钓深,不钓浅,可是深水钓的多了,总是觉得发窝迟缓,按照窝料的数量,要是在浅水区,鱼群的口癖都养出来了,可是深水区连个鱼泡都很少见,那么这是因为深水大鱼太少,还是窝料不够呢?
对鱼来说,随着体型的增大,对水域的要求是不同的,当体型小的时候,对周边水域,最大的需求就是食物量一定要充足,水温一定要适宜,所以浅水的水草区域,一般多聚集着大量小体型鱼,因为浅水区,溶氧很充沛,所以食物来源很丰富,加上水浅,很容易受气温影响,日间温度高,有效减少鱼群的新陈代谢;但是随着鱼的体型增大,对溶氧、食物来源需求进一步旺盛,对生存环境要求就更高了,但是与此同时,被自然界淘汰一大批,这其中就包括病死、猎杀、饿死等等,所以对安全转为第一要素,其次就是溶氧,最后就是食物,因为这时候,鱼的体积已经足以长时间不进食,也能满足生存需求了。那么顺着这种逻辑,我们再看看深水钓鱼,需要怎么做呢?
一、深水区域鱼的密度稀少,必须要学会布窝
深水区为什么鱼少呢?有三个因素,第一是溶氧不行,水越深,水中的溶氧越低,一般以3.5米为界限,超过3.5米的水深,水中的溶氧会下降到一个非常低的数值,除了体型特别的大的鱼,因为脂肪存量较大,可以通过不运动,或者低密运动能适应低氧环境,对于大多数中小体型鱼种,基本上很难存活;其次,就是因为大体型鱼的存在,对小体型鱼构成了生存危险,很多文章都说大鱼吃小鱼是错误的,其实这个观点才是错误的,淡水鱼中,迄今为止还没有种族伦理观念的产生,只要两条鱼的体积差异超过1.5倍以上,而食物又不充足的时候,大体型的鱼就是捕杀小体型鱼,将其当做食物来源,所以水越深,小鱼越少,也正是如此;第三,则是水越深,水温越低,除了体型较大的鱼,因为脂肪多、低密运动能存活,对大多数小鱼来说,偶然游曳一下尚可,长时间存活,被冻死都有可能。
那么基于此,在深水区打窝,尤其要讲究诱鱼区域的布设,钓深水,很少有只打一个固定的大窝,除非是积年的老窝子,否则一般至少要2~3个,甚至数量更多的窝点,讲究多窝点扩大诱鱼区域,比较常见的是一字双窝,左右相隔1米左右,窝量等同,要么就是是大三角窝,相聚1~1.5米,做一个大钝角窝,钝角为主窝,窝料最大,锐角为辅窝,窝料较少,这样有效扩大诱鱼区域,不管哪个窝先发窝,都会到主窝进食。
二、深水区做钓,应以守为主,切记频繁抽杆
前文我们说了,因为深水区的诸多客观因素,导致大鱼在深水区的密度是很少的,所以很难像浅水区一样,窝料打下去之后,快点的话,几分钟就发窝,慢点的华话,1~2小时左右也会有鱼进窝,深水区守钓,半天没动静,3~5天不发窝是常态,这里面既有鱼密度稀少,可能窝点附近根本没鱼,也有可能是打窝时动静太大,大鱼受了惊吓,躲在远处不敢进食,别小觑大鱼的警惕性和耐心,除非百分百确定安全,大鱼绝对会在没有确定安全的情况下,进窝觅食。
鉴于此,在深水区守钓,一定要耐得住性子,窝子布设好之后,就耐心等着,有经验的老钓友们,会把窝子打好之后,把杆子一架,钓椅摆设好之后该干啥干啥,如果罕有之人迹的钓点,甚至打完窝就走,等上1~2天之后,补一次窝,然后下次再来钓;不用担心人走了,鱼把窝料给吃完了,一则窝料在深水区味型扩散很慢,二则鱼的警惕性很足,除非2~3天都没有任何动静,否则大鱼绝对不会轻易进食,就算把窝料吃了,只要下次还在相邻的位置打窝,那鱼还是会进窝的,
三、上鱼后的窝子,只需要及时补窝,那么窝子就能继续使用
但凡在深水区做钓,都有这么个情况,就是窝点只要起鱼了,那至少在2~3小时左右基本上没啥口了,以前的说法,是大鱼被钓上之后会分泌一种信息素,后来用水下摄像机多次对比观察之后,发现是大鱼被钓上之后,在遛、抄的过程中,把窝点的窝料完全打散,很难起到窝点集中诱聚的作用,比较简单的理解,就是窝子散了,就算有进窝鱼,也不一定集中在一处进食,这样窝点的诱聚效果就被降到了最低;
那么以前的做法,就是在老窝子附近相隔1.5米左右的位置打个新窝,很快就有鱼进窝了,试想如果真有信息素这么高大上的玩意,又不是船锚,固定在一处不扩散,怎么相隔1~2米的地方打新窝就有鱼进窝,原地就没有鱼进窝了?鱼这么厉害,早都进化了;其实就是在起鱼之后,重新在原来的窝点,继续补窝料,把窝料变得集中,这样再有大鱼进窝,也依然会找窝料最集中的地方进食。
在深水区做钓,其实还真没有过多的技巧可言,除了要有耐心,就是要把窝子打好,有好窝子,大鱼才会进窝,有鱼进窝,我们才有机会能钓上大鱼,循着这两个基本要求,小心、细致,再多二分耐心,那大鱼上钩,必然也是迟早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