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钓钓法,对调钓是非常重视的,所以关于钓组的灵敏度争论,几乎永远都是热议话题;但是水情多变,鱼情不定,虽然有一句钓无定法,但是我们需要的是实战的效果,而不是模糊的概念,所以各种理念也是纷至沓来,而有一种观点,颇受新手、野钓爱好者的青睐,就是只要有鱼中钩,而且有连续的鱼口,那就说明调钓是完美的,至少就灵敏度而言,不说灵钝,至少是合适的,要不然怎么会连中鱼口呢?
这一观点,在圈子里是备受推崇的,但是这种观点真的是正确的么?答案是否定的,倒不是说不能精准调钓,就不能钓鱼了,而是我们首先要搞明白,调钓在实战中的目的到底是什么,我们通过调钓,达到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,只有清晰了目的,达到了效果,那么不管调钓是灵是钝,其实对我们而言,都是合适的,首先,我们需要厘清我们的调钓的目的:
•目的一、通过调钓,清晰的了解钩饵在水底的情况
•目的二、调钓完成后,通过钓目的变化,判断出钩饵在水底发生什么样的变化
•目的三、通过钓目的变化,能精准的抓住鱼口
以上这三个目的,想要做到,有且只有一个办法,就是通过精准调钓来完成,在我们的调钓过程中,粗找底,是为了测水深,做调目,是确定铅坠离底的具体距离,做钓目,是确定双钩落底情况,同时了解子线的弯曲程度,而验证精准找底,则是将以上这些环节统统做了验证;只有这几个环节都做到位,那么钓目有变化的时候,我们才能通过漂讯,以及中钩鱼中钩的部分,来确定进窝鱼在钓点内,吃口的具体情况,甚至是鱼群所以水层,也能有个大致的判断,那么这些内容,是我们调钓所要的效果么?答案是否定的。
当我们打窝之后,鱼群受窝料的吸引进窝之后,钩饵所在的钓点,是处于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中,那么我们调钓唯一需要的效果,就是将被动守口,变为主动掌控,可能这一点,很多钓友不太理解,钓鱼的直接目的,或者说期望的结果,不就是钓上鱼么?而且钓鱼不就是被动守口,怎么可能做到主动呢?其实这就是新手对调钓产生误区了。
钓目的目的是什么?新手会认为,钓鱼的目的很简单,就是能钓上鱼,还能有什么其他意义么?这话对,但也不对;对于老鸟来说,某一次的连竿、爆护,其实并没有什么意思,老鸟们需要的是,在大多数水域,大多数水情,大多数鱼情出现时,别人能连竿,那自己就能爆护,别人鱼口断断续续,自己则可以连竿不停口,全场其他人都没什么鱼口,自己至少还能勉强上岸,也就是所谓的不为一时,那么想要做到这一点,其实并不简单;
在钓鱼的若干环节中,仅有四个环节可以做到主动,第一个是窝料制作,第二个是窝点及钓点选择,第三个是钓法的选择,第四个就是调钓,除了这四个环节,在整个条鱼过程中,我们除了被动的等待结果,并接受结果,其他什么也做不了,而恰恰是这四个环节,几乎就决定了渔获的总量,而调钓,则能起到承上启下,以及最终决定渔获总量的作用。
调钓反馈的结果,决定了后继钓法及思路
对于新手来说,钓法这个说法是不存在的,但是对于老鸟来说,调钓之后反馈的鱼口、鱼情,决定了后继的钓法,思路,最明显的做法,就是老鸟们会根据鱼口以及钓目的变化情况,对钓组做调整,对饵料做调整,这样做的结果,会让老鸟的渔获更多、更稳定,如果再矫情一点,享受的乐趣更多。
有效的调钓,能让进窝鱼的中钩率更高
关于中钩鱼这个说法,其实并不太精准,因为没有办法统计,窝料打下去之后,进窝鱼到底能维持在一个什么数量,但是经过不精确的统计,我们大致可以根据统计数据得到一个数据,就是10~15%左右,是一个比较常规的中钩率,也就是进窝100条鱼,可能能钓上10~15条鱼左右,而高手的中钩率,可能能达到20~30%左右,也就是中鱼率能翻一倍,其实这就是因为调钓后的钓组,更适合进窝鱼觅食、咬钩,所以中鱼率自然更高。
总结
钓鱼的门槛非常低,对大多数身体健康的人而言,几乎就没什么门槛,所以在很多圈子外,以及新手眼中,只要水域中有鱼,只要鱼的密度可观,那钓上鱼,就真心不是什么难事;但是,对老鸟,亦或者对钓龄丰富的亚马逊钓鱼论坛来说,不知道原因的一次连竿、爆护,意义并不大,只有清晰了调钓的目的,达到了调钓的效果,这样才能化被动为主动,才能享受更多钓鱼的乐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