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大家是否有这样的感觉,钓鱼的时候如果鱼口好、一个接一个地上,那么心情愉悦感觉今天真是个好天气(哪怕是下雨),甚至都佩服自己把饵料开的那么完美。有鱼钓一切都好说,若是没鱼口那么看啥都是问题,天气不对了、钓位不行了,拿手闻了闻饵料都怀疑自己买到了假货~
除了天气、钓位、饵料味道与浮漂灵敏度之外,亚马逊钓鱼论坛还有一个经常怀疑的对象就是钓组,是不是钩子大了?线组粗了?所以就出现了“挡口”,导致鱼儿想吃吃不进。钓鱼中挡口问题客观存在,但一定要把不上鱼的原因全部归结到钩大线粗上面,我认为是不理智的。还有一点,每次谈到挡口问题,大家说的都是“挡口是否真的存在”、“线粗会不会导致挡口”、“有哪些方法可以快速的解决问题”。不是说这些没必要讨论,我只是觉得学会正确判断也特别重要,否则你忙活了半天可能对上鱼一点帮助都没有。
先明白什么叫“挡口”,以及钩饵挡口和浮漂信号之间的关系
所谓挡口,咱们在钓鱼中的理解就是鱼在吃食的时候受到了某些阻碍,导致钩饵不能很顺利地进入嘴中,常见是钩子大或者鱼饵大,导致鱼不能一口直接吸入。那么如果挡口的现象发生了,浮漂还会不会产生信号呢?这个问题可能我与其他人的理解不同。大部分人认为就算钩饵进不了鱼嘴,但只要被鱼扯动,浮漂就能出信号,只是抓口起竿钩不到鱼而已。而我的理解是,信号是否产生和你钓组的灵敏度有关,而信号的强弱即连续性则和鱼的活性、对饵料的喜爱度有关。
很简单一个例子,如果你的浮漂调的太钝,这样就导致子线弯曲度比较大甚至整个躺在水底,这时鱼要是光在那里吸而不能拖动线组的话,浮漂就可能不产生信号。信号的强弱、即连续性更好理解,我举个例子,我想百分之九十九的亚马逊钓鱼论坛都被小鱼闹过窝吧,小鱼闹窝很凶,有时候甚至浮漂都被拉来拉去,但你用正常钓鲫鱼钓鲤鱼的钩子却钓不起小杂鱼,因为就是出现了挡口问题,它们吃不进整个钩饵只能叼着饵料跑。而杂鱼闹窝时,浮漂信号大、且持续地有动作,除了杂鱼的数量多之外,另一个是它们活性好、对你的饵料又比较感兴趣,你如果挂个玉米哪怕把玉米掰成很小一颗挂钩上,它们也不太想吃。
意思就是说,如果鱼的活性好,对你的饵料又十分感兴趣,它们一口吃不进还会吃第二口、第三口,直到吃进去或者把钩上的食吃光为止,信号会比较大而且因为它们反复在吃,所以浮漂能持续有反应。反过来说,鱼的活性不够好、你的饵料不对路,同时又挡口,那么鱼吃一口发现吃不进就会选择放弃,这个在冬天温度极端低的时候比较常见。
不上鱼的时候,我们如何正确地判断是否是“挡口”所致
如果你看完了上面那段,知道了挡口的意思、挡口与浮漂信号之间的关系,那么判断起来就没有那么难了。在我们钓鱼之前肯定要先了解鱼情,通常是根据鱼的大小来搭配线组鱼钩,野河鱼的个体不确定,那么我们就自己设定个目标。比如我去自己村口的那条野河钓鱼,知道那里面的鱼多数在一二两左右,偶尔有三四两半斤以上的,我要是想主钓一二两的,那线组就用0.8+0.4配合三号的袖钩,这种情况下一般是不会出现挡口情况,或是概率极低,万一后面没口那我也不会去往这方面怀疑,只会考虑天气、钓位、打窝等等。
去到一个陌生的水域,不知道什么鱼,随便选了个线组,这倒有可能出现大鱼不进窝,小鱼进窝吃不进钩饵的情况。此时如何判断呢?我这边的建议是,先可以换蚯蚓试一试。因为商品饵的话它涉及到味型、状态,鱼不爱吃、吃不进有可能,但蚯蚓红虫这类比较天然且比重又轻的饵料,通常鱼不太会很抵触又很好入口。如果你换上蚯蚓红虫后还是照样没口,那可以认为就是窝里没鱼,无需考虑挡口问题。如果有口,但钓不起来,你就挂根小一点的蚯蚓,或者把蚯蚓掐断刚好包住钩的样子再丢下去,多放口看看情况。如果还是钓不起来,那可能就真的挡口了。
野钓也好、黑坑也罢,我个人感觉是除非线很粗、浮漂大且调得钝,否则即使挡口不可能一点动作都不给。像冬天春天这类气温水温比较低的季节,鱼活性很差,对商品饵不是很想吃是很有可能的,但蚯蚓红虫应该可以解决问题,如果蚯蚓红虫一样没口,只能说窝里没啥鱼,和挡口没什么关系。
挡口问题比较明显的情况,我见过几次,比如前几年我还在杭州的时候,某次去野河看别人钓鱼,那天钓鱼的人很多,鱼起的也不错,唯独一人没钓到。我走过去看,发现他窝子里的腥泡非常多,腥泡那么好怎么会钓不到呢,我下意识以为是自己看错了,可能是地气。结果当这位钓友起竿换饵我才恍然大悟,原来他用的钩子很大,就像一般钓鲤鱼用的,而且关键还是搓饵,搓的类似于弹珠那样吧,可能比弹珠稍微小点。大钩配大饵,鲫鱼一口是肯定吃不进,所以小信号就比较多(可能是在一点点地吃),然后大概是窝里鱼也不少,浮漂经常会出现比较夸张的蹭线信号,这哥们也不会辨口,见信号就撸,以至于光见冒泡不见鱼。后来我说你换个小钩然后饵料别搓太大,只包住钩尖就行。调整以后,效果立杆见影,有时候抓口慢点还双飞,可把这哥们乐的。
说这些是想告诉各位,窝子里如果有鱼,哪怕再是吃不进钩饵,它多少都能给你点反馈,冒个泡、浮漂动一动、甚至起竿矛鱼等等。只有在极端天气,比如低温季鱼活性不高的时候、大风天看不清漂相的时候,这种情况下倒是需要注意点。
除了钩饵会导致挡口,鱼线粗细和挡口有没有关系
钩大饵团大容易引起挡口这个没有争议,争议较大的是线径,主要是子线的粗细。大多数人,甚至我看一些钓鱼高手都认为子线粗是要造成挡口的,理由是在作钓中经常出现用1.0的线一口没有,换上0.6就出顿口的情况。但是呢也有人持反对意见,他们认为进入鱼吃的是钩子和饵,并不是线,除非线比鱼钩和饵还粗,否则就没有挡口一说,只是粗线会影响信号。
我以前一直也偏向于线粗挡口的观点,但与很多钓友讨论后,我觉得可能换一种说法可能更准确或者说比较能让人信服。比如说,细线肯定要比粗线灵敏,对于钓轻口鱼、小体型的鱼,那必然是细而软的鱼线更合适、信号传递更及时,那有人说我用4.0的主线3.0的子线也钓到小鲫鱼了怎么说,那您换小两号看看是不是能钓的更多,这是比例问题。另外,对于一些滑鱼来说,线的粗细也有影响,生口鱼问题不大,但老鱼经常被钩跑矛伤,吃饵就很小心,线如果太粗它就更容易在吃的时候发现,另一点就是线越粗肯定越硬、越细就越柔软,而线的软硬度会影响到饵料下摆的状态,我想这也是影响垂钓的。
那至于在实际作钓中,我觉得在线组不是粗的离谱下,当你怀疑挡口问题出现,先去改变饵团大小、饵料状态和鱼钩大小,这些做完了再去考虑线的粗细,不过一般情况下鱼钩换小了线可能顺带也跟着换小了。
最后补充
我们在没口或是鱼情不太好的时候,首先不能急躁不能乱了方寸,要仔细地分析当下情况,先确定窝子里有没有鱼,有鱼不开口和没鱼导致没口在调整时侧重点不同。至于挡口问题,其实调整起来根本不难,把钩子换小点、饵料搓小点调轻点,如果你觉得线粗了也有影响那至多再换付线,这几步调整撑死了2分钟。调整不难,难的是刚开始的判断,只有你的判断准确,做出的调整才能见到效果,也可以尽早打破空军的僵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