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钓调漂,一直是个颇有争议的领域,根据实战经验、钓龄的不同,一共分为两大阵营,一是野钓必须精找底、精准调漂的阵营,认为资源已经很糟糕了,不精准调钓,必然会失去很多抓口机会;
另一阵营,则是认为,野外水情复杂,水底不可能像是黑坑、竞技池一样,水底地势相对平整,高低起伏,有草、有障碍是很常见的事情,如果刻意追求精准调钓,耽误时间不说,还很容易挂草、挂底,所以,调漂时,只要不挂地,就算OK;
这两种思路,暂且不论正确与否,我们在野钓中,面临的实际情况却是一样的,一共有两个尴尬的境遇,第一,鱼越来越难钓,因为网电药的横行,也因为各种流氓钓法的肆虐,正经的钓鱼手段,其实渔获是很糟糕的;
第二,水底情况普遍很复杂,除了淤泥、乱石、水草,还有可能面临,为了防止水土流失,人为在水底铺设的钢丝网,那一场野钓下来,挂个几十付子线也不是什么稀罕事。
所以,我们在野钓时,最常遇到的情况,就是短竿钓不上鱼,长竿又很难抛的精准,但是我们想要渔获,钓距就要拉远,而竿越长,线组则越长,控制起来就难以精准,如果刮风、走水,想要次次抛到差不多的位置,就非常困难了。
这样一来,因为钩饵、铅坠每次落点不同,就会导致浮漂的钓目,很有可能次次都不同,这就是因为水底不平,淤泥多、水草多、乱石多,我们必然会遇到的境况,而最糟糕的,就是一旦浮漂有讯号,提竿空竿的概率很高;
如果漂讯频繁,频繁提竿之后,经常性空竿,那用不了多久,窝子必然散掉,所以,这个问题都已经不止是钓目变化,不好抓口,而是会严重影响到渔获的根本性问题了;
有问题,不怕,怕的是既不知道如何解决,也不愿意主动去解决,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,既然是水底不平,导致调钓上出的问题,那必然也需要从调钓上解决,其实说白了,就是调钓思路要适应水情,那么,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?
思路一、不带钩调钓,让铅坠触底
这种调漂思路,是基于调钝的思路,我们用重铅找底之后,通过推漂,预设为钓目减一目为露出水面的钓目,比如我们计划钓目是4目,那么我们推漂,让浮漂露出水面3目;
然后我们通过修剪铅皮,让浮漂露出4目,那么铅坠在水底,就是轻离底的状态,铅坠离水底的距离,刚好就是漂目一目的间距,对野钓来说,可以忽略不计;
然后我们再挂钩,附饵,那么水底的起伏落差,不超过最短的子线长度,钓目始终都不会有变化,而这样的调钓,多用于野钓守大鱼时使用;
因为此时这个状态,子线要么躺底,要么就是弯曲状态,小鱼闹窝、涮饵等情况,都能过滤,而且水底就算有落差,抛投不精准,钓目只有可能变高,而不会阴漂;钓目增加了,就说明水浅了,钩饵在水底的情况,可以算上上心中有数;
注:这种调钓思路,有一个前提就是用铅坠找底时,要大致判断一下水底的落差,比如落差也就20厘米左右,那么就用20厘米长的子线,如果落差也就10厘米左右,那我们就用10厘米的子线,这样不会有太大的误差;
思路二、不带子线,做高调目
这种调漂思路,其实很符合不精准调钓阵营的想法,我们先用重铅找底,测完水深、水底落差之后,我们在铅坠落底,漂尖平水的基础上,调目做高,一般调目至少做到6~8目;
然后挂上子线,附上钩饵,往上推漂,一直到到漂目大于调目1目,此时的钓组,整体状态就是下钩触底,子线紧绷,钓目比调目刚好大一目;
而这样做的优势,就在于不管水底落差有多大,因为调目较高,浮漂的浮力和铅坠、钩饵始终是以一个较小的余量,形成平衡,所以钓目始终不会变化;
而这样调钓,最大的优势,就在于抓口比较灵敏,因为钓目较高,所以当漂目只要有了半目到一目的变动时,提竿都能有效刺鱼;
注:这种调钓思路,对亚马逊钓鱼论坛的视力要求很高,比如近视、老花,而钓距又比较远的时候,这种调钓是不太适用的;而这种调钓思路,最好的应用场合,是打斜坡、陡坡,甚至是长竿打满杆后,往回收一下,效果是非常明显的;
思路三、半水调漂钓离底
这种方法,适用的钓友最多,其实说白了就是在调钓时,先调平水,然后当钩饵触底后,上推浮漂,露出漂目大于1目之后,然后我们通过修剪铅皮,让钓目变成2目;
然后我们再下推浮漂10~15厘米左右,此时双钩都是离底的,而钓目也就是2目,不管水底再怎么不平、淤泥有多厚,水草有多厚,钩饵都触碰不到水底,钓目自然不会有变化;
而这种调钓思路,有两个弊端,就是一旦刮风,那浮漂必然会走水,所以对天气很挑剔;而另一个,则是饵团如果雾化的太好,则很容易被小鱼攻击、啄食,会导致浮漂杂口漂讯比较多;
那么这个时候,我们可以把浮漂更换一下,换成吃铅大、漂脚长、漂尾粗的浮漂,这样小鱼闹窝的力度,能被浮漂的体积、长漂脚、粗漂尾导致的水阻,过滤掉相当一部分杂口,效果会好上很多;
总结
实际上,为了解决野钓抛竿不精准,而导致的钓目变化,方法还有不少,但是要说效果最好,操作起来最省事的,还是以上三种方法,当然,具体哪一种更适合,这还得根据鱼情、水情,以及自身的垂钓经验、和个人能力了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