钓鱼选择“钓明”还是“钓暗”还是有些争议的。有的钓友认为钓鱼要“钓明”,光线好,鱼儿容易发现饵料,有的钓友认为“钓暗”好,“钓暗”鱼儿会更大胆咬钩。个人认为,在实际作钓的过程中“钓明”和“钓暗”都是需要的,这个和具体的天气,水情和鱼情有着直接的关系。今天我就来聊一聊“钓明”和“钓暗”的话题。
光线是选择“钓明”和“钓暗”的主要依据
首先,先看看我个人对于的“钓明”和“钓暗”的理解:
“钓明”的意思是明显的意思。比如:粗钩大线,饵料体积大,颜色鲜艳等等。
“钓暗”的意思是隐藏的意思。比如:细线小钩,饵料体积小,颜色不鲜艳,作钓环境安静等等。
我就基于这点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来阐述一下自己对于“钓明”和“钓暗”的观点:
“钓明”还是“钓暗”水深有关
“钓明”还是“钓暗”和钓点有关系
“钓明”还是“钓暗”和水情有关
“钓明”还是“钓暗”和天气有关
“钓明”还是“钓暗”和鱼情有关
在实际作钓的过程中,是选择“钓明”还是“钓暗”?个人认为,是需要根据光线大小对于鱼儿的影响上来选择的。光线好,鱼儿视力就好,这时就需要“钓暗”。光线差,鱼儿的视线就差,这时就需要“钓明”。
光线好,鱼儿视力就好
“钓明”还是“钓暗”水深有关
浅水“钓暗”
由于能见度的原因,浅水水域的能见度是高的。如果在浅水水域作钓,人影,竿影,稍微的一点点动静,这些都是扰鱼的因素。
在浅水处,小鱼居多,而钓小鱼需要选用小钩细线。因为小鱼鱼口小,细线小钩更易鱼儿入口。还有,浅水能见度高,选用细线小钩,不但适合钓小鱼,还可以降低鱼儿发现鱼线的几率。
所以,在浅水作钓,“钓暗”效果是不错的。
深水“钓明”
同样是能见度的原因,深水水域的能的见度是低。也就是说,在深水水域作钓,人影,竿影这些不利因素已经对作钓影响不是很大了。
在深水处,虽然鱼儿的密度小于浅水处,但大鱼的比例要大。这个时候就可以选用稍大一点的线组和鱼钩了。因为光线低,稍粗一点的鱼线对于鱼儿来讲影响并不是很大的。
另外,选用大钩是可以挂大饵的。饵料体积大,在深水处,更能引起鱼儿的注意,增大咬钩的几率。
选择大饵还有一个好处。如果在深水作钓,选用饵料过小,饵料到位,很有可能就剩下钩上一点点的,这样是不利于鱼儿快速发现目标的。
小结:
综上所述,“钓明”还是“钓暗”和水的深浅是有关系的。原则上是深水“钓明”,浅水“钓暗”。具体这个深度是多少呢?个人认为钓淡水鱼一般1.5米以上可视为深水。
水越深,光线越低。水越浅,光线越高
“钓明”还是“钓暗”和钓点有关系
钓点有水草,障碍物可以选择“钓明”
水草和障碍物是鱼儿较为喜欢栖息的地方。在这个地方作钓的时候,是可以“钓明”的。主要原因有两点:1,在水草和障碍物处,鱼儿感觉更加安全,警惕性不高。2,在杂草丛生的地方,在杂物的映衬下,鱼线和钩饵显得并不是很明显。
钓亮水处需要“钓暗”
在亮水处作钓,刚好和水草,障碍物处相反。这些地方,没有什么遮挡,鱼儿一般并不会在这些地方栖息,最多也是经过这些地方,所以,在亮水觅食的鱼儿警惕性很高,不但鱼线和钩饵容易被发现,并且轻微的声响就是导致他们“逃之夭夭”。所以,钓亮水处需要“钓暗”的。这个时候,选择小钩细线,常常效果是好于粗线大钩的。
小结:
综上所述,“钓明”和“钓暗”和钓点的关系同样是很密切的。钓水草,障碍物处选择“钓明”,钓亮水选择“钓暗”,更有理由鱼钩咬钩,从而提高中鱼率。
钓水草和钓亮水和“钓明”和“钓暗”有密切的关系
“钓明”还是“钓暗”和水情有关
石头我先分享一下自己的一次雨中作钓经历。
去年6月份,有次钓鱼,当时钓的水深是有1.5米左右。刚开始的时候,鱼口很好。但随着天上乌云密布,鱼口突然停了。
后面沥沥淅淅下起了小雨。刚下雨的时候,鱼口并不好。大概过了半个小时,突然鱼口来了,并且还连竿了。鱼越下越大,由于一直有鱼口,也不愿意放弃作钓(这个估计是亚马逊钓鱼论坛的通病)。
就这样有钓了十多条后,突然又停口了。我就选择钓离底20公分,还是没有什么鱼口。
虽然没有鱼口,但很明显感觉有鱼在蹭线,并且蹭线的频率还不小。我后来更换大漂,选用搓饵,鱼口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。
我下面来分析下:
雨前由于气压低,鱼儿开口不好,但鱼儿并没有离开窝子。这时下起来雨,气压升高,鱼儿又开始了咬钩。
随着雨越下越大,水底变浑浊,这时候鱼儿上浮。重点来了。就是由于水底变浑浊,视线不好,鱼儿很有可能找不到饵料,出现蹭线的现象。
后来我通过更换大浮漂,拉饵变为搓饵,增大了饵料的体积,鱼口明显加强就是这个原因。
水浑“钓明”
水域较为浑浊,鱼儿本来视线都不好,如果这时饵料过小,就会降低鱼儿发现饵料的几率。所以,这个时候就需要“钓明”了。
在选择饵料的时候,通过加大饵料的体积,选用鱼儿较为敏感的颜色(白,黄,红色),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引起鱼儿的注意,从而增大鱼儿咬钩的几率。
水清“钓暗”
同样的道理,在水域清澈的地方作钓,就需要“钓暗”了。
水较为清澈,鱼儿的视线好,看到的距离较为远。这个时候,不但尽量选择小钩细线,更应该注意任何人为的动作和声响。比如:抛竿的动作要轻,避免大声说话,尽量减少在岸边走来走去等等,这些都是“惊鱼”的因素。
小结:
水域的清澈和浑浊的程度是影响“钓明”还是“钓暗”选择的。怎样区分水的清澈和浑浊呢?个人认为:能见度小于25公分的为浑水,能见度大于50公分以上的为清水,当然这个只是一般的界定。
水域的清澈和浑浊同样是“钓明”和“钓暗”的依据
“钓明”还是“钓暗”和天气有关
在这里“钓明”和“钓暗”可以理解为“钓晴天”和“钓阴天”。
实际上,在钓晴天还是钓阴天这个话题上是有争议的。但从实际的作钓经历来看,除了夏秋两季气温高的时候,钓晴天好些(气温高的阴天,一般气压较低),其余时间钓阴天效果是好于晴天的。
阴天选择“钓明”
由于是阴天,整个水域的光线都不好,这个时候不管是浅水,还是清水都是可以选择作钓的。因为光线不好,鱼儿看的近,警惕性会放松,开口较好,开口更为大胆。所以,这个时候就需要“钓明”。通过加大饵料的体积和选择颜色较为鲜艳的饵料,来增大鱼儿咬钩的几率。
晴天需要“钓暗”
在晴天里,特别是阳光较好的天气里,这个时候光线很好,鱼儿在水底看的远。所以,这个时候需要“钓暗”。选择小钩细线,同样也需要注意人影,竿影这些影响作钓的不利因素。
小结:
综上所述,“钓明”还是“钓暗”是和天气有着很大的关系的。阴天选择“钓暗”,晴天选择“钓暗”这样更有利于作钓。主要的依据是光线对于鱼儿视力的影响。
“钓明”还是“钓暗”是和当时的天气有着很大的关系
“钓明”还是“钓暗”和鱼情有关
钓老鱼,钓滑鱼要“钓暗”
这个地方讲的“钓暗”,主要是指隐藏了。之所以称之为老鱼和滑鱼,这些鱼儿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的“死里逃生”。
久而久之,它们练就了一定的“本领”。比如:可以在动作很轻的情况下,把饵吃掉,而不吞钩。遇到这种鱼,亚马逊钓鱼论坛最为头痛,看着浮漂有动作就是不中鱼。
老鱼和滑鱼多出现在长期有人作钓的水域,静水水域,老钓点这些地方。在这些地方作钓我们就需要“钓暗”了。在选用细线小钩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抛竿,打窝这些动作都要轻。
钓新鱼可以“钓明”
这里所说的新鱼,主要指没有被钓上来过的这类鱼儿。它们的在面对饵料的时候,吃口凶猛,毫无介意,警惕性不高,只要是气味和味型喜欢的食物就会毫不客气的一口吞进去。所以,钓这种鱼就可以“钓明”了。
另外,钓掠食性鱼种不用考虑“钓明”还是“钓暗”了,因为这些鱼种进食都是较为凶猛的。
小结:
综上所述,“钓明”和“钓暗”和作钓时的鱼情有着密切关系的。钓滑鱼,老鱼选择“钓暗”,钓新鱼选择“钓明”。另外,钓大水面可以选择“钓明”,钓小水面可以选择“钓暗”也是这样的道理。
钓滑鱼,老鱼需要选择“钓暗”的
引申一点
除了饵料体积大小分“明,暗”外,饵料的味型和颜色同样是存在着“明,暗”。
饵料味重,颜色鲜艳可视为“明”。饵料味型淡,颜色不显眼可视为“暗”。
在深水中和浑浊的水中选用“明”的饵料,在浅水和清澈的水中选用“暗”的饵料。
写在最后
实际上不管是“钓明”还是“钓暗”,都是各有各的优点,各有各的不足的,并不能一味的说,哪种好与坏,只能说哪种更为合适。
另外,在同一时间,同一水域,“钓明”和“钓暗”同样都是可以选择的。比如:在阳光明媚的天气,钓浅水可以选择“钓暗”,但钓深水同样也可以“钓明”。所以,结合实际作钓的天气,水情和鱼情灵活选用“钓明”和“钓暗”才是最好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