鱼在水中频繁跃出水面,是不建议下杆作钓的,因为但凡出现这种情况,鱼是没不可能开口进食的,自然也谈不上钓深几米这样的说法。
钓鱼有三不钓,一不钓闷热天,二不钓雷雨天,三不钓鱼翻身,这前两种,都是说的天气,唯独最后一种,则说的是现象,因为鱼在水中游,不管什么时候,一旦出现跳跃、翻身,都不会有心思进食,主要原因有这么三种:
第一种、鱼因生理需求,在水面翻转、跳跃
鱼有两种生理需求,会在水面跳跃、翻转,第一种,是繁殖期,鱼会水面近岸的区域,将鱼籽甩到水草的茎叶、枝干上,只有在水皮上奋力跳跃,才能借助下落的惯性,将受精的鱼卵甩出去,所以甩籽、摆籽,也是根据这种情况来命名的;
另一种,则是在水皮掠食,比较出名的是翘嘴、黑鱼,会在中上水层掠杀小鱼虾,当然,鲫鲤等杂食鱼种,也会在深秋时节,跃出水面抢食水面的昆虫及其虫卵;
这两种情况,要么是鱼群一心摆籽,无心进食,要么就是食物充沛,压根就对我们配置的饵料不屑一顾,就算是守钓,也很难守住鱼口;
第二种、鱼被天敌追杀,跃出水面逃避捕杀
所有的淡水鱼,及大部分的非深海鱼类,几乎都有这种天性,当受到致命危险时,会快速跃出水面,然后借助重力的惯性,快速深潜逃窜;
这种情况,用什么味型的饵料,都无法吸引鱼来进食,更谈不上钓深、钓浅,当然,这种被追杀导致的跳跃,也比较明显,鱼跳跃的幅度普遍也比较大,高度也比较高;
第三种、因水底缺氧或者水中富氧导致的跳跃、翻转
在闷热、低气压的日子,因为气压的原因,水中的溶氧量会大幅降低,以至于2米以下的水深,溶氧急剧下降,所以淡水鱼会争先恐后的跃出水面,不停的跳跃,溅起水花,从而在中上水层吸收新鲜的溶氧;
当然,还有一种情况就比较诡异了,就是晴天时,有大风吹袭大水面深水区域,因为大风,水中溶氧急剧增加,刺激了深水区域的鱼群疯狂跳跃,这是典型的富氧现象,因为鱼群过于兴奋,而且水比较深,用什么饵都没效果,就如同吸氧吸嗨了一样,大水面湖库常见,小水面水域则很少见到这种情况;
最后,除了以上三种原因,鱼自身的平衡调节器官、骨骼,也不允许鱼长时间翻转、跳跃,养殖鱼池如初出现鱼群跳跃,打氧、加药之后无法好转,就会出现大规模死亡,这就是翻塘现象,所以,出现水域中鱼群跳跃,如果偶然一两下跃出水面,那该怎么钓怎么钓,如果鱼群频频跃出水面,在水皮不停翻转,建议还是收杆回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