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湾钓法的高灵敏度,就是从上浮物体—浮漂,和下沉物体—铅片座、铅片坠、连接环、鱼钩之间,找出它们的浮动中心点,也就是台湾钓鱼高手习惯称之的“归零点”,即浮力=下沉力,两者之间互相抵消的“归零点”。
对“归零点”的理解
(1)“归零点”的提出和核心观点
“ 归零点”之说的提出是为了寻找浮漂的最佳灵敏状态;程宁大师也曾提出过“归零钓法”;最初提出“归零点”的理论是:空钩半水调平水,然后一目一目地减铅,减至超出一目时,此时,浮漂与水面的相互交溶点就是该支浮漂的最佳灵敏点,也就是浮漂动态上下行趋势的最佳“临界点”。
为什么要寻找浮漂的浮力中心点呢?因为浮漂调至最灵敏处是“归零点”,采取寻找浮漂浮力中心点的方法,不但能精确地测试浮漂的灵敏程度,而且还可鉴定这支浮漂的使用效果,找到浮漂浮力中心点并调试出精确的漂坠钓组结构,鱼吃饵时不但漂的反映极为明显,而且浮漂上下沉浮的幅度因浮力和沉力相等;所以不难看出钓法的高灵敏度,主张在于找出浮力中心点,也就是钓鱼高手习惯称之的“归零点”,即浮力=下沉力,两者之间互相抵消的“归零点”。
钓界对此理论有赞同,有反对;钓界也有人主张浮漂的归零点就是浮漂在调水平位置上的“浮力归零点”。
(2)“ 归零点”存在每次鱼事确定的调目中
在浮漂处于静止状态和单一的环境下上述理论有可能成立,但在实际的鱼事中,影响寻找浮漂归零点的因素太多太多,动态下的浮漂归零点和静态下的浮漂归零点完全不同,当挂饵后你能测出最佳归零点吗?浮漂的最佳状态又是不是取决于挂双饵空钩调平水就是“归零”了呢?往往不是,这只能算是概念上的“负重归零”,原因是不可能保证做到每一次挂饵的重量、大小绝对统一,既然每次挂饵有差异那么你就不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所谓归零。
笔者认为“归零点”的划分应该在调目,你调的是几目,这个被你在具体钓事中选定的“调目”就是这次钓事这支浮漂归零点的界线,它不是固定在浮漂标尖上的某一目数,而是随着钓组重量的变化在浮漂标尖上下移动,具体的归零点存在在每一次钓事的调目数确定之中,我们不能也无法硬性规定它在哪里,有了调目,再用钓目来调整浮漂的灵钝。
确定“归零点”的位置
浮力定义告诉我们,平衡点不是“归零点”。因为对浮漂而言,“归零点”只有一个,无论它是否与水面相交都永远存在,并且是固不变的。说白了,“归零点”就是浮漂的最大浮力点。它不需要测试,一看便知道,因为它只能是在浮漂的示标顶端。
只要示标露出水面,就是有“剩余浮力”存在,有“剩余浮力”就不能出现归零现象。而“剩余浮力”只能是随着配重的逐渐增加而逐渐减小,直到示标全部浸入水中“剩余浮力”为零时,才是归零。
“剩余浮力”的递减或递增的过程,不可能违背这个等量变化的原则。所以说浮漂的“剩余浮力”的递减过程中,零值只能出现在末尾。
找钓场、查看钓鱼天气,跟钓友交流